大海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蔚蓝广阔,更在于它对渔民们的无私馈赠。赶海对于居住在美丽小岛的长岛人来说,便是接受大海馈赠的方式之一。作为一项集休闲、劳动、收获于一体的活动,赶海深受长岛人喜爱。但是,赶海能赶什么海鲜,赶海需注意哪些事项,你知道吗?来长岛旅游吃海鲜是必不可少的,但能吃到自己赶海赶到的海鲜,享受收获的乐趣,便不枉此行!文末附游客赶海攻略~间时间赶海时间
海盘车(海星)括弧中是长岛人的称呼

栖息地:海星主要栖息于浅海底沙地或海礁石上,通体色彩鲜艳,最多的颜色有桔黄色、红色、紫色、黄色和青色等。
所需工具:小桶
获取方法:获取海星时,直接用手指捏放至小桶中即可。
海胆

栖息地:海胆一般栖息在盐度较高的海域,喜欢在水底或泥沙里栖息,从浅水区到7000米的深水中都有。浅水区的海胆刺一般软而浅,深水区的海胆刺硬而长。
所需工具:小桶
获取方法:海胆喜欢聚集在某个局部海区内,在大风过后的退潮时段是最佳的海胆获取时机,多观察一下礁石缝隙处的水湾,可能会有更多收获。与海星一样,直接用手指捏取海胆放至小桶中即可。
海虹

栖息地:海虹一般附着在海礁石上,呈多个密集状分布,是比较常见的赶海小海鲜。
所需工具:手套、小铁铲、小桶/竹篮
获取方法:海虹壳外缘锋利且在礁石上附着紧密坚固,如果没有工具徒手摘取,会很容易割破手指,此时,戴上手套,拿上小铁铲,切割粘在岩石上面的海虹便易如反掌了。
牡蛎(海蛎子)

栖息地:野生海蛎子一般附着在海礁石上。
所需工具:锥子、小桶
获取方法:海蛎子的壳较硬,紧紧附着在礁石上,很难完整取下带壳的海蛎子,加之海蛎子的壳较厚重,不便于携带回家,小编建议大家赶海时拿着锥子将海蛎子壳撬开,只取其肉,装于小桶中带回家。
小螃蟹(蟹柳子)

栖息地:小螃蟹一般喜欢躲在浅海区的石缝中或是石头下。
所需工具:手套(防小螃蟹夹伤手指)、小耙子(翻动石头)、长镊子(夹取躲在石缝中的小螃蟹)、小桶(装小螃蟹)、手电筒。
获取方法:在海边的一些大石块下往往栖居着小螃蟹,用小耙子翻动石头,躲在石头下的小螃蟹们便会四散而逃,此时只要手疾眼快,收获必定颇丰。另外,晚上是抓取小螃蟹的最佳时机,如果想要在晚上赶海,可以带上手电筒。
蛏子

栖息地:蛏子喜欢在软泥滩上挖穴生活,潜伏的深度随季节而不同,通常蛏子潜伏的深度为其体长的5~6倍。眼下正值夏季,蛏子潜伏较浅,十分适合挖掘。
所需工具:盐、小铁铲、小桶
获取方法:如果你在海滩上看到相距不远的两个小孔,孔圆且深直,这两个小孔就是蛏子两个水管伸出的地方。此时可向小孔里撒一点盐,蛏子会自己跑出泥滩,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轻松获取蛏子。
蚬子(蛤)

栖息地:主要在近海沙泥中。
所需工具:小铁铲、小桶/竹篮
获取方法:挖蚬子的最佳时间是退潮时。需要找到沙滩上的U字型小孔,它们是蚬子的呼吸孔,我们要迅速把蚬子挖出来,防止呼吸孔被潮水盖住。如果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呼吸孔,可以在孔的边上跺一下脚,有水柱喷出,则证明确实有蚬子。
在长岛还能赶出的海鲜时
海目螺

肚脐波螺

毛蚬子(毛蛤)

文蛤

八爪鱼(八蛸)

泸沽虾(板虾)

海肠

海参

海带

赶海时间
潮汐是有规律可循的,对于长岛渔民来说掌握潮汐规律更是不在话下,涨潮落潮对于赶海十分重要,直接决定了最后收获海鲜的多少。
